从独木桥到人生新起点
从1977年恢复全国统一高考,至今已近30年。对于千百万高考经历者来说,在许多人的心中,都刻下了深深的印记,它成为千百万人命运的转折点,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符号。
上世纪70年代:高考史上的特例
十年文革,让中国和当时的年轻人失去了不少机会。1977年,停顿10年的高考在邓小平的拍板下得以恢复,多少青年奔走相告,为之欢呼雀跃。当年的12月11日-13日,全国570万青年开始争夺27万个大学生名额。1978年7月,又有610万人进入考场。1978年的春天和秋天,两级学生走进大学课堂,这恐怕是高考史上的特例。
经历了动荡坎坷,深知国情的青年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。这一批人在学校如饥似渴地看书,从教室到图书馆,从早到晚,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用功。而学生之间的年龄和阅历也相差很多,这无疑形成了一种可喜的竞争氛围。
上世纪80年代:千军万马齐挤独木桥
上世纪80年代,是知识开始渐渐流行的时代,又是一个被人誉为“文化复兴”的时代。高考已经如常进行,成了中国内地高中生必经的人生洗礼和重要考试。考得好的,将有成为“社会栋梁”、享受国家分配的权利,没考好的,进不了大学的象牙塔,也将有另外的一种出路。但无论如何,在上世纪80年代学子心中,高考,依旧是非常重要的考试,没有扩招,录取率很低,基本没有高收费的民办高校,千万考生的眼睛都盯着全国有限的大学资源和有限的学习名额,用“千军万马齐挤独木桥”来形容80年代的高考考生,毫不过分。
上世纪90年代:分化的高考
上世纪的90年代初,高考依旧神圣无比,对人生前途的影响也显得尤其大。1994年,全国37所重点院校试行并轨制收费,逐步建立起“学生上学自己缴纳部分培养费用、毕业生多数人自主择业”的机制。以前国家发生活费相当于“国家干部”的大学生身份从此要自己掏钱读。“3+2”高考模式的开始,使得很多高中的备考方案随着改变。
到九十年代中后期,1999年对于许多考生和家长来说是值得纪念的一年:扩招、实“3+X”的高考模式、考后填报志愿等新政同时实行。那是高校在全国第一次大规模扩招,此举大大扩展了高等教育的受众面,但也引发了关于“教育质量下降,大学文凭是否贬值”的激烈争论。
本世纪:大踏步地改革
2000年后的高考,其参与者是这个时代最年轻的一批人——80后,他们对于高考的思考已经突破传统,有自己独到的见解,却不可避免地在夹缝中求得生存和发展。一方面,他们怀疑应试教育和高考的效益,抗拒应试教育;另一方面随着应试观念和就业观念的改变,在在竞争日益激烈、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情况下,考上好的大学,至少是本科,或者参加职业技能培训,已经成为这代人人生起点的先决条件。
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人,生活在一个科技发达、娱乐众多的时代。他们的高考已不再是在日日做题中度过,他们不但活在老师、辅导班、高考的指挥下,更是在竞争的现实和年轻浮躁的心理中,寻求玩乐和学习的平衡,在高度娱乐的社会环境中,他们的高考已完全不同于任何时代,独显出特有的群体个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