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T培训持续升温 职业教育不再是无奈之选
以往,职业教育在我国一直处于“次等教育”的位置,直到现在很多家长和学生也是将其视为考不上大学的无奈选择。原教育部职教司司长杨金土教授指出,现行教育中的选拔功能被过分夸大,往往用一张考卷来衡量所有的人,人的多样性和社会需求的多样性被忽视。由于大量被认为是“学业失败者”的学生进入职业教育,导致职业教育被看作是次等教育。此外,从职业技能型人才的待遇上也能看出这种不平等现象的存在。据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调查,2004年全市职工平均的年薪是2.8万多元,但全市技师的平均年薪只有2.6万多元,全市技术工人的平均工资只有2.2万多元,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国内职业教育的“尴尬”局面。
然而,在欧美发达国家,其成熟的职业教育体系往往被明确定义为就业教育,学生进入职业教育学校学习后便与就业形成挂钩。例如在德国,每年高中毕业生考大学的比例一般不足50%,很大一部分学生都是通过选择职业教育或培训落实了就业。新加坡学者黄江源指出,在国外,职业教育和学位教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。西方职业教育的成功之处,对于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。
对此,作为职教领域从业多年的业内资深专家,我国IT职业培训第一品牌北大青鸟APTECH总经理杨明认为,这种现象从目前的发展来看主要是一个意识的问题,特别是在国有企业表现比较突出,但是随着国家各项改革进入深水区,各行各业竞争的加剧以及民营经济的活跃,那种只看重学历不重视实际能力的落后观念必将被淘汰。我国未来的发展定位是成为一个制造业大国,其中最关键的是形成人才结构的全面规划,培养合格的职业化人才,只有职业教育才能担当这个重任。
“现在家长、学生和用人单位都在一个没有开灯的房间里探索,二者之间缺乏信息畅通的平台。”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指出,现在市场的调节作用在中职教育领域似乎已经失灵。一方面“技术人才严重短缺”、“大学生找不到工作”的消息频频见诸报端;另一方面,家长、学生却仍然挤破大学的门槛。而在沈阳,一些大学生到技工学校“回炉”竟成为了普遍现象。张力认为,在为职业教育“正名”这个问题上,政府还需要承担起更多的责任。
职业教育面临新“拐点”
近期,温家宝总理重点提出,除农村教育和高水平大学建设两大战略重点外,教育工作还有一个战略重点,这就是职业教育。他指出,教育工作要着重抓好“普及、提高、加强”三个方面的工作,即:普及九年义务教育、提高高等教育水平、加强职业教育。最近,温家宝总理又批示:“我国人口多,就业压力大,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,提高劳动力素质,尤其是农村劳动力素质,是一项十分必要和迫切的任务。”
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张昭文说,发展职业教育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措施。我国各有关部门正在加大支持力度,将在3年内至少投入36亿元用于发展职业教育。教育部在会上提供的资料显示,2002年以来,财政部先后安排了大量资金支持职教发展,2005年计划安排7亿元资金用于支持职教实训基地的建设,2006年、2007年财政部还将继续安排更多的资金支持,3年将至少安排21亿元资金。另外,国务院扶贫办、农业部和交通部等有关部门也安排了资金支持职业教育和培训。
除去上述政策层面的“逐渐利好”,职业教育天生具备的“就业属性”也使得其正成为广大求学者认可的关键砝码之一。而在一些新兴的产业领域中,如IT培训市场等,职业教育更是已落实形成了完善的实施体系。北大青鸟APTECH总经理杨明表示,职业教育从其根本性质上说,就是为实现就业而进行的教育,在具体实施上直接定向企业岗位需求,对学员进行明确的岗位技能培训,帮助学员就业,就业教育的目的性非常明确。前段时间媒体报道,在北京市教委公布的大学初次就业率的数据中,专职类学生就业率首次超过本科,在一定程度上也可看作职业教育赢得就业市场认可的证明之一。
值得注意的是,目前公办的职业教育面临重重困难,据广东的调研报告指出,广东职教的投入严重不足,在全省地方教育经费支出中,普通高中教育占32%以上,而中等职业教育(含技工学校)仅占3%左右。由于投入不足,今年的职教教师缺口高达10万人,相当部分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差,教学设备简陋,难以满足专用教学的需要。相关负责人面对中职学校生源短缺、资金缺乏时,也表达过“等待”相关政策和政府投资的意思。
而正当公办职业教育面临重重困难之际,民办培训机构近年来却办得如火如荼,两者形成鲜明对比。其中,尤以近年来持续升温的英语培训和IT培训最为火爆。以IT培训市场上的知名品牌北大青鸟APTECH为例,该机构进入市场5年来,平均每年以翻番的速度增长,已在全国建立了150多家培训中心,市场规模已逾5亿,这一系列数字已证实了职业教育所蕴含的巨大能量。业内人士指出,在国家重点推进职业教育大政方针已定,而公办职业教育机构动作缓慢的情况下,我国民营职业教育机构很可能是未来引领职业教育迈向主流化的“先遣军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