职校要有底气和志气,职校生一样拥有出头天




中考成绩陆续出来,又到报考季。这几天我不止一次听到周围家长说,孩子考不好,只能报职校了。似乎,职校是中考失利考生的收容所,孩子上职校脸上无光,是人生失败的象征。

这样的成见该改改了。

如果说大学创立的初衷是为了研究高深学问,那么职校创立的初衷就是为了就业——培训技能,面向市场。因此,职校从一开始就遵循着一种务实的精神。这种精神难能可贵,职业学校要有对自身定位的准确认识,表现出应有的底气。

由于一些历史原因,我国的职业教育一直缺乏底气。在大众的成见中,上高中,最后念大学才是最好的选择,至于中职高职,只有中高考的失意者才勉强愿意进去。然而,学生的天赋各有不同,有的适合较为理论的研究,有的适合实际的操作,可无论中考还是高考,都基本以理论分数作为最终的择取标准。

于是我们看到,一些本应该在技术领域展现他们过人天赋的学生,不得不绞尽脑汁学习他们极不擅长的理论知识,成了名副其实的“陪考”一族。即使他们勉强上了大学,往往选不到适合自己的专业,最终,一位有潜力成为一流技术人才的少年郎,成了一名默默无闻的某大众化专业的毕业生,后者很可能是万千失业大军中的一员,而国家却失去了一名能工巧匠。

再者,我国的一些本科大学一味求大求全,设置了诸多与自身定位不符,又没有市场号召力的专业,加之自身的传统专业教材老旧、脱离现实,其学生毕业之后,难有很强的市场适应能力,高不成低不就,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就业压力。在此背景之下,职业学校有着非常明显的“比较优势”。

事实上,我国的职业教育、职业学校也已经走在了发展的快车道上。“十四五”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:“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,加快推进制造强国、质量强国建设,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。”据统计,当前,我国有1.13万所职业院校、3088万名在校生,在现代制造业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多领域,一线新增从业人员70%以上来自职业院校。

国务院也印发了“职教20条”,提出两年内高职院校扩招200万人,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等。两个多月前,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: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,职业教育前途广阔、大有可为。

但是,“打铁还需自身硬”,职校的底气不是空穴来风,也不单靠国家打气,她更须严格自律、去芜存菁:

第一,职校必须坚持市场导向,摒弃那种“求大求全”的“面子”思维。培养学生以“能就业”“就好业”为第一目标,化繁为简,精准着力。

第二,职校必须坚持“精品”思维,不以考分论英雄,而以技能为追求,让每一门课都过硬,让每位学生都学有所得,坚持宽进严出,以严格的训练为自己赢得长远的荣誉。

第三,在此两点基础上,坚持校企合作,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,为毕业生提供必要的服务和保障。

如此,职校在我国的中高等教育体系中才可昂首挺立。从长远来看,公众才会逐渐放弃他们之前的不当成见,将职校与大学平等对待。毕竟,“不管白猫黑猫,能抓老鼠的就是好猫”,不管大学职校,能给学生出彩人生机会的就是好学校,而这才是当今职校要涨的志气。

你想有个好的学业,好的职业规划吗?你想有人一个更精彩的人生吗?欢迎留言让专业的学业职业规划老师帮你参谋参谋。

北大青鸟网上报名
北大青鸟招生简章